新澳网门票官方网站2
Shanghai Shannan Survey and Design Co., Ltd.
关注山南公众号

公司新闻

Company news

海绵城市建设是改善水环境的“灵丹妙药”
十九大报告提出,生态文明建设的三项重要工作:水、绿、气。海绵城市建设是涉水生态建设理念,是统筹解决水、绿问题的重要载体和抓手。
 
海绵形象的讲主要有两个功能:
一是海绵可以吸收一部分水并具有蓄水,需要时,又可以使用,这种功能更多用于北方缺水地区。
二是海绵的“净”功能,带有杂质的脏水流经海绵(类似利用土壤等海绵体的净化功能),经过滤净化后,流出的水相对干净。可以说,“净”的功能更适用于南方雨水较多河网地区(如上海河湖水面率为10%左右)。为此,深入探讨海绵净的功能,对于南方水网地区海绵城市推进意义更大。
本文试图说明海绵城市是如何发挥净化作用,及对南方水网地区的重要性,当前存在困难和发展前景。
 
一、雨水脏吗?
初期雨水很脏,初期雨水后的雨水相对干净,可以考虑利用的。
这里的雨水指落到地表流动的雨水,专业称为称雨水地表径流。“初期雨水”专业指:地面10-15毫米厚已形成的地表径流的降水,简单可以理解为下雨前15分钟雨水。由于道路、地面等含有大量的污染物,其中包括树枝树叶、塑料垃圾、汽车轮胎碎屑、氮、磷、碳氢化合物、铜、锌、铬、铅等物质,所以形成得初期雨水径流非常脏。
用直白的话来讲,污染程度有时可能达到、甚至超过了工业污水,这些污染物如不经治理直接排放到附近水体,会对当地环境造成重大破坏。
上海的河道水污染60-70%是面源污染,初雨造成的污染又占面源污染重要方面,所以,大家经常看到,平时河道很干净,一下雨后,河道水质就变坏,这就是初雨对河道造成的污染,都是初期雨水惹的祸。
 
二、初期雨水治理难吗?
    很难!
为便于理解理解,可以用垃圾处理进行比较。两者虽然不同,但两者的形成、处理方式等方面有很大的相似性。另外,社会对于垃圾处理的共识度相对较高,通过类比便于理解初雨治理的问题。
初期雨水和垃圾处理,都是量大面广,涉及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。对于垃圾处理,源头减排重要性认识(如上海正在推进垃圾源头分类)在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已有共识,现在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去做,建立完善工作机制,去推进实施。
而对于初雨雨水的问题,对水专业人士是常识,可社会大众可能关注度不高。社会对于河道水质问题高度关注,但对于造成水污染的初期雨水问题,还是比较陌生的,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。
所以,想想推进垃圾处理的难度,就知道初期雨水治理难不难,初雨治理得社会共识还远没有形成。
 
  三、初期雨水处理的方式
1、过程、末端处理
就像垃圾处理要建设集输运体系,最后运到垃圾处理厂一样。理想的状况是:通过管道将污染严重的初期雨水截留,截留后通过管道运输到污水处理厂处理。初期雨水之后的雨水是不能进污水管的。
但现实是很骨感。
首先,城市许多初期雨水的截留还没实施的。目前,大部分实施的雨污分流(雨水管和污水管分别设置)。就是雨污分流许多城市都没做到位,表面上路面上有雨水和污水两种孔,实际到了地下,就讲不清楚了,可能就混在一起了。此外,雨污合流制(雨水管和污水管是一个管子)就不谈了。这就是国家当前关注的雨污混接问题。
大家想想,下大雨和暴雨的时候,雨污混接是不是造成污水管、污水处理厂超负荷承担的了。在专业上表现为:污水管指标浓度浓度偏低(雨水多了么),没有真正发挥作用。
就好像本来修高速公路是为了跑汽车的,结果路上是大量的自行车和行人,没有发挥真正的效率。这也就是污水管指标偏低的问题,说明大量雨水进入了污水管,既增加了污水处理厂的负荷,没有真正发挥管网和污水处理厂的效率。
所以近阶段国家海绵城市推进的重中之重,首先是推进雨污混接改造,同时开展初期雨水截留,就像垃圾处理一样,先要把收集管道系统和垃圾处理厂建好,这是硬件建设工作,现在与目标差距还很大,任务量还很繁重。
总体而言,过程、末端处理的技术、理念还是相对成熟的,关键还是资金的问题,有多少钱做多少事(管道系统建设要花大量钱的)。
 
2、源头处理。
目前只是刚刚起步,在这方面,只是在技术和认识上搞了些试点工作。国外发达国家这方面已经非常成熟,我们这方面与国外发达国家(包括社会认知、技术和实践等)差距很大。这也是海绵城市推进的难点和重点之一。
源头处理,类似源头上垃圾源头分类一样,不同的社会主体要通过建设低影响设施(如渗透路面、下凹绿地、雨水花园等分散设施等)进行处理。下文会重点谈海绵源头设施的问题。
 
3、过程、末端处理和源头处理的关系
两者是否有先后?就好像是在问是先做垃圾源头分类、还是先建好垃圾收集系统和垃圾处理厂一样?两者都更重要,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。
要同步做,过程、末端近期见效快,源头处理涉及面广,是个长期的工作。所以不存在先后问题,要同步做,特别是源头处理重视和做的越早越有益。
通过建设大量下而分散的低影响海绵设施,是海绵城市建设推进的重点工作。
 
四、推进初期雨水源头处理工作难吗?
这个问题就如同在问垃圾源头分类难吗?当然难了。
技术只是一方面(何况初雨源头处理技术上我们目前差距还很大),单纯的技术问题是相对简单问题,关键是这项工作和垃圾处理一样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。初雨源头处理涉及城市的方方面面,更何况海绵技术(特别是源头减排技术)也是刚刚起步。
垃圾处理,起码国内技术相对成熟,社会共识也比较高,目前关键是加快推进。而初雨源头减排处理,连垃圾处理的这些基础都没有,你说难不难。
目前,只是在国家海绵试点城市试点项目,探索出了一些案例,下一步推进工作,任重道远。
 
五、源头减排设施情况
前面谈理念,现在谈技术。
源头减排低影响海绵设施(如渗透路面、下凹绿地、雨水花园等分散设施等),光是学术分类就有三十多种,国外发达国家产品有成千上万(目前国内也探索出许多产品),是下一步环保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所以,这里不谈产品,只谈基本原理。为说明问题,我详细介绍一个下凹式绿地做法(不讨论做法好坏,主要是为了说明问题)。

新澳网门票官方网站2 

新澳网门票官方网站2


 
      基本原理:
1、首先挖10平方米的一米左右深的坑,
2、之后铺不透水的薄膜材料,铺渗透盲管(需用透水布包裹),铺渗透膜主要是为了防治污染土壤。
3、之后铺20公分左右砾石(有净化功能)
4、之后再铺一层透水薄膜,
5、之后在铺一层30公分沙土(这是最体现技术含量的部分,是通过特殊工艺制作的土,具有渗透、净化的功能)
6、之后在铺一层透水薄膜,
7、最后铺种植土。
这时一个雨水花园基本就做好了。由于种草覆土后,地下工作量就都看不见了,所以许多人都误以为是绿地挖了一个坑。
这也是海绵设施一个特点,工作量都在地下看不见,是良心工程,所以会增加一些费用。所以要加大宣传和展示,争取社会各方的理解和支持。
其实,海绵城市就是利用土壤或各种过滤介质,像海绵一样,过滤后,净化水质。其实原理本身不复杂。目前许多厂家,按照原理把上述功能都集合到了一个产品上。国外有许多高新技术用于产品上,所以产业化发展前景还是不错的。
六、海绵源头减排推进
既然海绵源头减排推进困难大,需要这么积极推进吗?
套用一句古话,什么时候做都不晚,关键是从现在开始抓紧做。
海绵城市源头减排是一个积少成多的过程。借用一个贴拼图理论。目前,海绵源头减排设施就好像一个个城市拼图片,当前。城市只有零星的拼图片。单个拼图片的净化作用非常有限(就像每个家庭垃圾分类一样),关键是起到引领示范作用,只有当大家认识提高,主动建设各类大大小小的海绵拼图,作用就会慢慢的变大,所以海绵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。
贴拼图,表现形式是碎片化建设,但是与杂乱无章的建设有本质区别,是按照一定的规则去拼(这就是规划引领,规划引领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是非常关键的),所以,到十年、二十年后,拼图数量不断增减后,雨水的源头污染就会大大减轻,水污染的岸上治理成效会越来越好。
这也是上海未来生态之城建设的应有之义。
     
七、结语
本文仅仅对海绵城市建设中,净的功能,特别是雨水的源头减排处理方面进行了讨论,这方面是上海城市水环境建设的短板。其实海绵城市还有其他许多内容,包括水环境、水资源、水安全、水生态等诸多内容。
针对雨水源头减排处理(低影响开发),体现在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。就像上海的垃圾处理一样,只有源头减排真正做好并发挥作用的话,才真正体现了生态的建设。
同时雨水源头减排海绵设施的建设也是提升生态环境重要的抓手。如果说上海高品质社区、办公区等建设,没有体现雨水的源头减排的理念,其实很难真正说国际接轨的。

新澳网门票官方网站2

新澳网门票官方网站2
  
    此外,雨水治理不仅仅是专业人士和政府的事,是全社会的事,一片地对一片天,城市的每个地块都应有承担雨水处理的责任(国外发达国家目前做法),要像各扫门前雪一样。所以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是一个长期工作。